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說“葬禮”一詞,幾秒鐘之內,您就對葬禮的樣子有了印象。這種心理形象來自許多方面:我們生活的地理位置,文化和社會;我們的信念;我們的生活經驗。顯然,在婆羅洲舉行的斌葬服務看起來與在坦桑尼亞舉行的葬禮服務有很大不同。在北美種族和/或地理上不同的地區舉行的葬禮之間甚至存在重大差異。
不論葬禮在哪裡舉行,葬禮都是有條不紊的儀式,有開始,中間和結尾。每個人的目的都是為了使參加活動的人參與到各種活動中,這些活動將改變他們在社區中的地位,為送葬者提供集體的悲痛經歷,並慶祝他們的生活。這是社區成員重申並表達其社會依戀的一種社會可接受的方式。
人類學家將葬禮標記為通過儀式,它影響到包括死者在內的每個人。他或她的社會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社區中一個有生命的貢獻者轉變為過去的貢獻者,並淪為記憶。但是,每個倖存者(尤其是直系親屬)的狀況也發生了變化。實際上,喪葬服務可能是喪親家庭成員在確定的哀悼時期的開始,以獨特的方式標誌著這一過渡。可以說,葬儀社的重點無論何時何地都在承認變化。毫無疑問,人類(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作為社區)都難以應對深刻的變化,例如該集團不可或缺的成員的去世。當您採用這種觀點時,就很容易理解在禮儀上承認社會結構中的眼淚和象徵性恢復其完整性的重要性。